“反向旅游”是指年轻游客为避开人潮,选择非著名旅游小城,安静、清闲地度假。这是一种新的反向旅游模式,通过选择冷门目的地、打卡非旅游城市、“宅”式度假的方式,让自己的假期更加舒适。
在这旅游旺季,不少年轻人跑向冷门的三四线非传统旅游城市,许多原生态、商业化程度较低的小众景点受到年轻游客大力追捧。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与其花大价钱去热门目的地“添堵”,不如到这些小众地区,不仅成本更低,还更能真正体会到旅行的快乐。而且没有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的状态,能让游客从其中体验到久违的原生态。
这股潮流让小众景区突然面临景区运营管理上的压力,不少景区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客流高峰预防措施,导致景区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下降。这次现象发射出这样的信号——热衷于打卡网红景点或许会成为过去时。虽然年轻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和多变,但他们会不远千里来到小众景区观光,无非就是看中景区一直保有的核心特色,或被自然吸引,或被人文吸引。
景区千万不能一味迎合市场方向,搭建与景点格格不入的网红打卡项目,无规划地改变景区核心特色。不要陷入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陷阱。旅游本质还是放松身心,让自己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舒服地躺着摆烂,不论是家里的卧室或者自然的山水间。我们已被所谓的主流热门城市、热点景区支配太久,远离了旅行的初心与本质,当下的“反向旅游”,恰恰找到旅行的另一种定义。
相比在热门景区一路与人摩肩接踵,排队三小时游玩十分钟,门票一张上百元的恐怖体验,小众景区可以实现年轻人安静舒适地旅行,性价比高,体验不踩雷。这就要求小众景区要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来提升游客的粘性。
比如做好服务配套升级。小众景点、非著名旅游城市既要保留“本色”,也需要认清自身的优缺点,规划长久的发展方向。如完善交通、酒店、美食等配套产业发展,拓展服务功能,加强服务规范,让“冷门景点”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著名景点”。
比如提升票务管理能力。与OTA合作,或自建微信商城,搭建全面的爱德线上线下售检票系统。游客可以线上预约,实名购票,获取电子门票二维码,实现扫码过闸、刷卡过闸、刷身份证过闸、人脸识别过闸等快速入园体验。景区方还要做好票务系统后台的票券查询、数据统计等工作,完善各个渠道的票券管理。生成大数据报表,分析景区游客画像,及时调整景区运营管理方向,改善运营管理服务。
这股热潮也为那些名气大的传统热门景区敲了一记警钟,景区应该将服务和体验不断升级、加快优质产品的供给放在首位,一味靠着名声和资源并不能持久,墨守陈规,不思进取,迟早会被游客慢慢抛弃。
☞联系客服定制场地方案